????
??? 原文閱讀:一家粉絲廠帶動萬余農戶就業增收
??? 近日,記者在巫山縣龍門街道梨早村的黛溪老磨坊了解到,這個占地13畝的小型粉絲加工廠,竟帶動周邊萬余農戶增收、就業。
????無礬粉絲價高銷量卻好
????黛溪老磨坊的老板唐興起曾從事多年煤礦生意。唐興起告訴記者,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巫山人,從小便吃著粉絲長大,兒時記憶中的大溪粉絲,至今仍讓他回味無窮。
????2011年,他不顧家人的反對,賣掉了當時紅火的煤礦產業,投資6000萬元,成立黛溪老磨坊食品有限公司,一心埋頭做粉絲。
????傳統的大溪粉絲大都是小作坊經營,沒有統一的包裝標識,質量也參差不齊。據唐興起介紹,傳統的粉絲制作過程中會加入少量的明礬,起凝固作用,使粉絲不斷條、不粘連,但長期食用明礬對人體健康不好。
????唐興起先識商機,在大溪粉絲傳統工藝的基礎上,通過技術改良,用魔芋精粉代替明礬生產粉絲。由于魔芋精粉的成本遠遠高出明礬,這樣生產的粉絲每斤售價高達68元,是傳統粉絲的3倍,但前來求購的商戶卻不少。去年,他一共生產了1500噸粉絲,全部銷售一空。
????訂單農業帶動萬名農戶增收
????粉絲的主要原材料是紅薯,為了保證紅薯質量,唐興起采取了“公司+專業合作社+農戶”的運作模式,在官渡、大昌等五個鄉鎮建立紅薯基地,向當地農戶免費提供紅薯種苗,并與種植戶簽訂合同,以不低于保護價的價格進行收購。
????官渡鎮天燈村村民劉奎保便是一位紅薯種植大戶。去年,還在廣州打工的他,聽說了唐興起需要大量紅薯一事后,毅然辭工回家,流轉了350多畝土地種植紅薯。
????劉奎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一畝地產紅薯5000斤,今年每斤的收購價為4角,除去人工和肥料錢,他一年能掙50多萬元。
????據唐興起介紹,他們向農戶發放的種苗是從河南引進的,這種高淀粉紅薯不僅產量是普通紅薯的2倍,而且味道鮮糯,收購價格也比普通紅薯高一倍。如今,唐興起已在官渡、大昌等鄉鎮建立了5萬畝紅薯基地,帶動15000多農戶訂單種植紅薯,實現農戶人均年增收500—800元。
????幫助村民家門口就業
????“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打工,不用與妻兒分隔兩地了?!痹邝煜夏シ坏闹谱鬈囬g,34歲的車間工人楊國輝高興地說。
????楊國輝是龍門街道梨早村村民,過去一直在珠海打工。去年兒子上小學后,楊國輝便萌發了回鄉就業的念頭。聽說梨早村開辦了一家粉絲加工廠,他立刻回鄉應聘,由于他做事認真、踏實,很快便被黛溪老磨坊聘用為車間工人,負責機器運轉和流水線加工。
????楊國輝說,現在他把家安在縣城,每周日休息時,便可以去看兒子,輔導兒子學習。廠里每月工資為2500元,加班還能另算加班費,掙的錢不比在珠海打工少。
????據了解,黛溪老磨坊現共有150多名工人,都是附近的村民。唐興起說,這些工人中很多還是特困戶、下崗職工。文/圖 記者 左黎韻
?